×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导航切换
中国水土保持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过刊浏览
专题专辑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English
过刊目录
2024年,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2-19
新时代水土保持
新探索新实践
新技术应用
小流域治理
建设项目防与治
试验与研究
水保强监管
县域水保
封面文件
全选
|
新时代水土保持
Select
新时代水土保持
新时代生态清洁小流域发展思考
2024(2):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3年北京开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拉开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的序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生态清洁小流域不断发展,全国累计建设约4 000条,已成为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总结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发展历程,结合《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指导意见》(水保〔2023〕35号)、《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规范》(SL/T 534—2023)等最新要求,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阐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基本属性,探析了工作要求和主要任务,提出了推进新时代生态清洁小流域发展的建议。
Select
新时代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碳汇研究综述
2024(2): 6-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展水土保持碳汇研究,分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碳汇效应,可为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碳汇能力、制定固碳增汇政策措施、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依据。论述了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的碳汇意义、碳汇功能内涵和机理、碳汇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深入分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生态系统固碳功能、植被固碳和土壤碳库的影响,提出了以固碳增汇为目标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配置方案。
新探索新实践
Select
新探索新实践
基于科普教育视角的水土保持动画创作与宣传实践
2024(2): 13-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江西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省份之一,为推进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提高公众水土保持意识,设计开发了江西省第一部水土保持科普动画——《坔宝大救援》。介绍了《坔宝大救援》的创作背景与目的、思路,以及在线上、线下宣传方面的做法。《坔宝大救援》的创作与传播,目的是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提高人们的水土保持意识,围绕人为水土流失成因及其防治、科教宣传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以期为水土保持科普宣传提供思路。
Select
新探索新实践
宁夏新时代水土保持由增绿向增效转变的实践与探索
2024(2): 16-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宁夏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根据新时代国家和宁夏发展战略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典型流域实践经验,提出了宁夏水土保持由增绿向增效转变的举措:提高流域治理措施自身效益,提升流域生态基础;紧密结合地方特点,大力发展特色农林经济;引进新技术,规模发展现代草畜产业;紧密结合生态资源,适度开发自然资源和发展生态旅游业;创新流域运行管理机制,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新技术应用
Select
新技术应用
木奇在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4(2): 19-2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木奇(由mulch音译而来)是以树木粉碎物、树皮和园林废弃物等为原料,经过粉碎、发酵、染色、加工、添加微量元素等分级处理形成的一种新型有机覆盖物,具备保护土壤、抑制扬尘、节省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农业及园林绿化中。在分析传统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中植草措施的缺点和可替代性基础上,创新发掘了木奇在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中应用的可能和潜力,提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配置新模式,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木奇在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从对土壤温度调节的影响、对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对土壤渗透能力的影响,以及节能降耗效益、技术推广前景和技术方法成熟性6个方面对木奇进行综合评判,结果为“很好”,表明木奇在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Select
新技术应用
生产建设项目含沙量智慧监测设备研究与应用
2024(2): 23-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生产建设项目沉沙池排水口含沙量传统监测方式覆盖范围小、方式单一、不及时、数据滞后的问题,通过耦合试验自主研发了一种可应用于沉沙池、市政雨水管网、河道等多种场景的含沙量自动监测设备,通过场地试验得出,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分别为河道79.6%、雨水井70.2%及沉沙池100%,设备对生产建设项目沉沙池排水口的监测有更好的适应性、即时性及连续性。设备还通过物联网打造智慧平台,为生产建设项目黄泥水监测“发现不了,发现不准,监管不了”行业痛点的解决提供帮助。
Select
新技术应用
贵州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系统建设实践
2024(2): 27-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贵州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效率、减少各级政府部门考核工作量,基于《贵州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试行)》,梳理了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工作业务流程,设计并开发了贵州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系统。该系统基于MVC的Web框架,包括考核管理、资料填报、复核赋分等主要功能模块,可满足每年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任务制定、考核资料填报上传及资料复核赋分等业务需求,实现考核过程流程化、考核数据标准化,从而提高考核工作效率。该系统已应用于贵州省2018—2020年的年度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中,并较好地支撑了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总结了该系统应用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进一步完善考核系统提供了思路。
小流域治理
Select
小流域治理
北京市大西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探析
2024(2): 32-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要求,解决山区水土流失、河道淤积和行洪受阻等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北京市房山区大西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进行了探析。大西沟小流域属于山区小流域,按照《北京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房山区的山区为生态涵养区,在进行小流域治理时,以水源保护为主要目标,根据“三道防线”的要求,将大西沟小流域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和生态保护区三个功能区,生态修复区采用自然石砌筑封禁标牌进行封育保护,生态治理区通过梯田整修、护坡修复、节水灌溉等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生态保护区主要种植乔灌草和花卉等进行绿化美化。通过对小流域进行恢复治理,提高了区域植被覆盖率,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流域自然条件和人居环境,同时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为沟域内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有助于乡村振兴。
建设项目防与治
Select
建设项目防与治
国家水土保持示范生产建设项目调查与分析
2024(2): 36-3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给生产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对20个国家水土保持示范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调查,并分别对水利水电工程、线路工程、风电工程、输变电工程四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特点进行了分析。按照生产建设过程,分析先进做法:立足区域、项目特点,将绿色建设理念贯穿全过程;运用管理手段,明晰责任,推动全员参与和全过程保护;通过设计优化、施工改良、创新攻克、管理维护,落实落细水土保持工作;将治理与地方扶助结合,保障长期效果。
试验与研究
Select
试验与研究
输变电工程表土剥离技术指标研究
2024(2): 40-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表土是植物赖以生存的表层土壤,表土剥离和保护是水土保持的重要任务,研究输变电工程表土剥离厚度指标对指导绿色电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将白鹤滩—江苏±800 kV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沿线不同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实测值与根据90 m分辨率全国土壤有机碳分布数据集得到的有机质含量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预测值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以作为表土剥离等级划分的依据。将90 m分辨率全国土壤有机碳分布数据集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中土壤有机质分级标准划分出土壤养分等级,利用ArcGIS软件绘制出全国范围的土壤养分分级图及表土剥离分级图,并参照表土利用方式确定出表土剥离厚度,即:有机质含量<10 g/kg的地区,土壤养分等级为5~6级,表土的剥离等级为2级,对应的剥离厚度为20~30 cm;而有机质含量≥10 g/kg的地区,土壤养分等级为1~4级,表土的剥离等级为1级,对应的剥离厚度根据需要加深10~20 cm。同时,针对水土保持区划一级区的表土剥离分级和水土保持功能,提出了适宜的表土剥离建议。
Select
试验与研究
间伐对千岛湖流域生态公益林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
2024(2): 44-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掌握间伐对千岛湖流域森林地表径流及养分流失的影响,可为生态公益间伐提供依据。在浙江省建德市设置杉木林(CF)、间伐杉木林(TCF)、阔叶林(BF)、间伐阔叶林(TBF)4种处理径流小区,于2021年监测地表径流量并分析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磷浓度,结果表明:杉木林和阔叶林间伐后径流量分别显著减小28.6%和25.5%(p<0.05);间伐增大了地表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磷的浓度,4种处理不同形态的氮、磷浓度排序均为TBF>TCF>BF>CF,按排序各处理总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11、1.05、0.89、0.88 mg/L,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0.46、0.40、0.37、0.33 mg/L;间伐没有对林地氮、磷养分流失产生显著影响(p>0.05),4种处理的氮流失量介于182.59~211.47 g/hm2之间、磷流失量介于69.17~81.79 g/hm2之间。综上,在千岛湖流域实施生态公益林的适度间伐是可行的,可有效兼顾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利用功能。
Select
试验与研究
高寒地区矿山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2024(2): 48-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藏高寒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降低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拉萨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为例,对矿山边坡生态修复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度、重度损毁面积占矿区土地资源总损毁面积的92.77%,边坡易发生水土流失;②根据立地及生境条件,项目区边坡不太适合直接采用攀缘植物护坡,对开挖边坡宜采取削坡、三维植被网、客土喷播植草等护坡技术,对回填边坡宜采用溜渣清理、覆土、挂双层网、喷混植生等护坡技术;③通过边坡植被绿化修复,可减少土壤侵蚀量约1 392 t/a。
Select
试验与研究
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2024(2): 52-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关中平原城市群2012—2021年土地生态安全数据,通过DPSIR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诊断出关键障碍因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生态安全指数整体呈小幅波动上升,从2012年的0.558(“临界级”)上升至2021年的0.603(“良好级”);在空间上,土地生态安全等级表现为由2012年的“中部优,东西劣”逐渐演化为2021年的“中部与西部优,东部仍劣”;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各子系统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驱动力子系统提升明显,增长率达40.9%,压力子系统提升最少,增长率仅为3.7%;阻碍土地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关键障碍因子为土地经济密度、人均水资源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GDP、农业机械总动力、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Select
试验与研究
宁夏回族自治区潜在水土流失评价
2024(2): 57-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潜在水土流失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宁夏不同水土保持区划水土流失现状和历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了潜在水土流失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极低危险、低危险、中危险、高危险、极高危险5个等级。基于此,水土保持区划、小流域、县级行政区潜在水土流失分布情况为:①从水土保持区划来看,极高危险区和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Ⅲ、Ⅶ区,中危险区集中分布在Ⅲ、Ⅵ、Ⅶ区等宁夏中部及南部地区,极低危险区与低危险区主要分布在Ⅰ、Ⅳ、Ⅴ区;②从县级行政区来看,中危险及以上区域集中分布在中卫市北部、银川市西南部和吴忠市中部,极低危险区、低危险区集中分布在宁夏北部银川市中部及南部固原市;③从小流域来看,极低危险到极高危险小流域数量分别为507、391、225、69、30条。
Select
试验与研究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东北黑土区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
2024(2): 61-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制约了东北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在吉林省梅河口市吉兴小流域径流观测场布设裸地小区(对照)和自然恢复、植物埂、灌木埂、水平坑、横垄耕作、顺垄耕作6个水土保持措施试验小区,分析在相同的坡度和自然降雨条件下,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东北黑土区坡耕地产流和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小区的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与降雨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裸地小区相比,水平坑和横垄耕作措施的减流减沙效益较高,其次是自然恢复、灌木埂、植物埂措施,顺垄耕作措施的减流减沙效益最低,且土壤侵蚀量高于该区域平均土壤侵蚀量。建议在东北黑土区推广应用减流减沙效益最佳的水平坑和横垄耕作措施,同时合理配套种植有经济作物的植物埂和灌木埂,不建议采用单一的顺垄耕作措施。
Select
试验与研究
宁夏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分级研究
2024(2): 65-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分级,有助于规范和指导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分类管理。通过收集宁夏回族自治区2017—2021年已验收的21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指标,分析其水土流失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等,结合专家咨询论证,进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分级。结果显示:露天煤矿的扰动地表面积、永久弃渣量、土石方挖填总量较大;农林开发工程的扰动地表面积、新增水土流失量、建设总工期和水土保持投资较小;其他电力工程(光伏项目)扰动地表面积最大,但永久弃渣量、土石方挖填总量等都较小;指标单元化后,露天煤矿单位面积的永久弃渣量、土石方挖填总量仍较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分级后划分为重度影响类、中度影响类、轻度影响类3个等级。
水保强监管
Select
水保强监管
深圳市水土保持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应用
2024(2): 69-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圳市根据城市水土保持特点及发展要求,在智慧城市和深圳智慧水务总体框架下,本着“一体化、集约化建设”等原则,构建了水土保持信息化系统。系统由基础支撑、水务大数据库、应用支撑、业务应用、智慧水务统一门户5个核心层构成,涵盖了监督管理、黄泥水溯源、辅助支持、生态建设、监测评价、信息服务6个主要功能模块,可实现全市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的规范化、一体化管理。目前该系统已开放了市级、12个区级和4个流域管理中心账号,运营情况良好。下一步,将会针对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升级改进,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智慧化水平。
县域水保
Select
县域水保
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2024(2): 72-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941.2024.02.0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阳市平桥区为大别山革命老区,人地矛盾突出,形成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造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多年来,平桥区在水土保持工作过程中,坚持精准治理、示范引领、人水和谐,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打造了精品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创建了一流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助推了乡村振兴,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E-mail Alert 订阅
审稿专家
微文精选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