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黄河上游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成果选辑
张峰华1, 张新平2,张国盛1,尹鑫3,权全3,樊有锋4
以龙羊峡水电站库区至上游支流巴沟河段黄河两岸5 km河岸带为研究对象,依据库区位置(羊曲坝下、羊曲库首、羊曲库中、羊曲库尾、班多水电站库区和支流巴沟河)和河岸位置(左岸、右岸)组合划分为12个分段,构建了2000—2022年土壤侵蚀模数及其相关因素的年尺度时间序列,通过Mann-Kendall趋势分析,获取了不同置信度的变化像元,进而通过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各河岸带土壤侵蚀模数的潜在影响变量。结果表明:12个河岸带的土壤侵蚀模数与年最大NDVI均呈正相关,其中RHR、LMR、RMR达到极显著水平,RBD相关性不显著,其余8个达到显著水平;12个河岸带的土壤侵蚀模数与年潜在蒸发量均呈负相关,其中RBG达到显著水平;12个河岸带的土壤侵蚀模数与年降水量均呈正相关,其中RBD达到极显著水平,LHR、RHR、LMR、RMR、LTR和RTR达到显著水平;RBD和RBG的土壤侵蚀模数与年均气温均呈不显著负相关,其余10个河岸带则呈不显著正相关;RBD、RHR、RMR、RTR和LBR的土壤侵蚀模数与年地表净辐射通量均呈不显著负相关,其余7个则呈不显著正相关;12个河岸带的土壤侵蚀模数与年均表层土壤含水量均呈正相关,其中RMR和RBG达到显著水平,其余10个则不显著;12个河岸带的造林潜力地块及其气候生产潜力的分析结果表明支流巴沟河河岸带的单位面积年均气候生产潜力最高,班多水电站库区次之,其后为坝下(羊曲大坝至龙羊峡大坝),最低的为羊曲库区。